我们都清楚,十大元帅是解放军中资历最深、战功最卓著的十位高级将领,他们在党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,其中甚至有几位曾担任过中央政治局常委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红股网,有这样一位资历更加深厚、比其他九位元帅更早进入中央政治局的高级将领,在1955年首次授衔时却只被授予上将军衔,他就是周纯全。那么,这位在革命历程中功勋卓著的解放军高级将领,为何最终未能获得元帅军衔呢?
先来简要介绍一下周纯全。从他的经历可以看出,他绝对是一位资深的老革命。16岁时,他便在汉口织布厂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。1926年11月,年仅21岁的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到了1927年11月,周纯全又积极参与了黄麻起义,其政治前景十分光明。1930年,他被任命为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常委,同时兼任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局长,负责中央领导的日常安全保卫工作,这一职位足以显示当时中央对他的高度信任。
长征开始前,周纯全已经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,曾任中共川陕省委书记兼川陕游击总司令等要职。1935年5月,他亲自率部参加了长征,8月被增补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、中央政治局委员,同时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……值得注意的是,当时许多未来的元帅级人物,还是师团级干部,只有朱德等几位真正能够稳压周纯全一头。
展开剩余72%然而,谁也没有预料到,1935年8月或许成为了周纯全政治生涯的顶峰。在随后的十多年里,他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,鲜少参与前线指挥。这其中既有偶然红股网,也有必然的因素。
首先,周纯全能够在1935年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,与当时的政治局势密切相关。1935年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刚刚会师,当时红四方面军在实力上甚至略强于红一方面军。为团结党内不同派系,红四方面军的骨干人物周纯全被选入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。
后来红一、红四方面军分兵行动,红四方面军在部分领导人的主导下试图进军四川建立根据地,但这与党中央提出“打到陕北建立根据地”的战略计划相违背。当时周纯全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和红31军政委,被视为这一“错误路线”的支持者。
事实证明,进军四川的计划并不切实际。虽然四川处于军阀混战阶段,但地方军阀军事实力依然强大。红四方面军在远征过程中损失惨重,最终被迫撤离四川,重新朝陕北方向前进。但仍有部分领导人拒绝承认错误,一度密谋另立中央。虽然该阴谋最终被挫败,红四方面军成功抵达陕北,但张国焘于1938年4月借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,投奔国民党。张国焘是党内早期领导人之一,影响巨大。作为其支持者,周纯全的政治命运也受到了牵连。
事件平息后,周纯全进入抗日军政大学深造。抗战爆发后,他任陕北公学生活指导委员会主任兼政治部主任。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早在1935年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,抗战期间的周纯全明显被边缘化,未获前线指挥权。此时许多后来成为元帅的将领,在职位和影响力上已远超他。
随后,周纯全出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副校长、校长,多年专注于后勤保障与军事教育。解放战争爆发后,他担任中共辽南省委副书记,主管前线部队的组织和后勤供应。建国后,他负责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工作。正是在这场战争中,他得到了彭德怀的支持。志愿军后勤补给线多次遭受美军轰炸,周纯全作为后勤负责人,绞尽脑汁确保补给物资送达前线,立下了显著功劳,这也是彭德怀愿意扶持他的关键原因。
1955年,鉴于其深厚的革命资历以及在土地革命、抗战、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的战功,周纯全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,并晋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长。同时,他还担任了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、第二、第三届委员。遗憾的是,由于早年路线错误的影响及其个人性格原因,他未能进入最高决策层。
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结束后,周纯全长期担任中央军委监察委员会委员,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,直到1985年7月28日在北京去世。周纯全的一生令人唏嘘不已:起点辉煌,却因一次路线错误影响了其政治前程。然而,作为一名开国上将红股网,他在战争年代为国家立下的卓越功勋,理应被永远铭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名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